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4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潘竟虎  李天宇 《自然资源学报》2010,25(11):1960-1969
采用线性光谱混合分析模型对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混合像元分解,获取植被、裸土和水体组分的相对丰度分布;在反演地表反照率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lbedo-Vegetation特征空间的土地荒漠化遥感监测模型;以黑河中游部分区域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利用实地调查数据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充分利用了多维遥感信息,反映了荒漠化土地地表覆盖、水热组合及其变化,具有明确的生物物理意义,而且指标简单、易于获取,精度较高,有利于荒漠化的定量分析与监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择三个典型的连续性石灰岩为基底、不同地貌区域的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DEM数据源在GIS软件上提取坡度信息,对其石漠化分布与坡度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高原区到峡谷区,石漠化的发生在面积上大体相当,强度上则愈加严重。连续性石灰岩地区各坡度上都存在生态恶化的隐患,但坡度对于其生态的恢复并不是明显的限制因素。轻度石漠化和中度石漠化的面积比在坡度的等级由低到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中间的高峰值。轻、中度石漠化在高原区和峡谷区中集中于15~35°坡度;斜坡区则集中在35~45°间。强度石漠化在高原区和斜坡区中25°以上的坡度中集中分布、峡谷区则在坡度15~45°内。在喀斯特地区的低坡度上要注意人为活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BP算法在神经网络中的应用,并具体介绍了BP算法过程。在此基础上,以都安石漠化预警分析为例,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的石漠化预警模型的结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实现了石漠化预警分析,确定石漠化危险性指数,并把分析的结果以专题图的形式来表现,从而验证石漠化预警分析模型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喀斯特石漠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目前石漠化的扩展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在喀斯特石漠化灾害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实践应用上的一些问题,包括石漠化的成因、类型划分、预报与预警、以及综合治理方面的进展,阐述了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石漠化的综合治理工作不仅需要理论的支持,更存在实践中的困难,需要进行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开展跨部门的联合防范与治理。加强石漠化灾害的理论研究,并有效应用于实际,是未来应继续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论陆良县石漠化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地质分布情况、地貌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陆良县岩溶石漠化的特征及现状,阐述了治理石漠化的必要性,为陆良县岩溶石漠化的科学治理提出了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下SPAC水势梯度及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艳  胡阳  马祖陆  朱鑫  梁晓 《地球与环境》2014,42(2):213-220
以野外观测为基础,对广西不同石漠化等级(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简称SPAC)系统中的水势日变化、气象因子日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大气水势降低,大气水势对不同石漠化程度的反应敏感。岩溶区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和土壤水势较低,不同石漠化条件下的植物叶水势在-7.79±0.43~-2.68±0.11 Mpa之间,土壤水势在-4.00±0~-0.08±0.04 Mpa之间,重度石漠化等级下植物处于萎蔫状态。植物在正午受到的水分亏缺程度为:重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无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和重度石漠化下植物叶片水势与大气温度呈负相关关系,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关系。水分在SPAC系统中运移,其能量消耗主要集中在叶片-大气的过程。叶-气水势差差值大小为:中度石漠化重度石漠化轻度石漠化无石漠化。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增加,SPAC水势梯度提高,各介质层水势差的增大,提高了水分循环和能量交换的强度。  相似文献   
7.
本次研究从地貌发育的角度揭示了贵州省石漠化景观及其等级的空间分布与下垫面的物质组成和气候(降雨量)的空间变化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与现今人类活动强度(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不存在关联性。具体体现为:(1)贵州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纯碳酸盐岩分布区基本一致,区内的峰丛(林)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200mm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随着降水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塔状峰丘增多;溶丘,峰丛(林)不发育地貌主要分布于年降水量≤1100mm的威宁-毕节以北的黔西北溶蚀为主地貌类型区和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北的溶蚀侵蚀地貌类型区,(2)贵州石漠化程度与喀斯特地貌类型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较好,与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的耦合关系不好。峰丛(林)地貌发育的威宁-毕节-贵阳-凯里一线以南的溶蚀为主地貌区,黔中地区人口密度为300~400/km2,该区一些县的石漠化,远不如黔西南地区人口密度为200~300/km2或黔南地区人口密度为100~200/km2的严重。历史时期森林植被的全面破坏是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主要驱动力,除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等少数地区,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原始森林无论是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还是低的地区,历史时期均已遭受全面的破坏。喀斯特坡地次生植被的恢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坡地的岩土组成,现代石漠化严重程度的区域差异,主要受下垫面地面物质组成的控制,也就是"石山"的多寡。  相似文献   
8.
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与微生物生物量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结皮在荒漠地区的生态恢复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且不同发育演替阶段的结皮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通过野外调查、显微观察结合微生物定量分析对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生物结皮一般按照"藻结皮→地衣结皮→藓结皮"的模式发育演替.随着结皮的发育演替,光合生物生物量逐渐增加,微藻生物量却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作为结皮藻类中的第一优势种,在藻结皮中生物量最大,达到0.33 mm3·g-1,而爪哇伪枝藻(Scytonema javanicum)和(一种)念珠藻(Nostoc sp.)在晚期的地衣结皮中生物量达到最大.另外,研究发现异养微生物生物量在藻结皮中开始增加,但在地衣结皮中呈下降的趋势,最后在藓结皮中异养微生物生物量再次增加并达到最大.其中细菌数量的增加与结皮有机碳、Na+含量的增加显著相关(P<0.05),真菌数量的增加与K+、Na+含量的增加显著相关(P<0.05).本研究观察了沙坡头地区生物结皮发育演替的模式,并从环境适应与功能需求的角度探讨了生物结皮发育演替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的变化特征,对于理解结皮的发育演替以及荒漠化地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结皮的维护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重庆段)石漠化敏感性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漠化敏感性机理为基础,运用GIS与RS技术分别分析了喀斯特岩性因子、地形因子、植被覆盖因子、土壤类型因子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对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基于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完成单要素的叠加运算,实现研究区石漠化敏感性的综合评价。探讨了三峡库区(重庆段)这一特殊生态地理区域石漠化敏感性的高低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主导因子作用下的石漠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石漠化敏感区面积为17 376.5 km2(3765%),以高度和极敏感类型为主。(2)空间分布具有明显水平地域差异特征,整体上呈现弧状 条带性分布。东北部和南部最为敏感,中西部基本为不敏感地区。(3)研究区石漠化现状与石漠化敏感性之间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局部地区受人类不合理的干扰活动影响,石漠化现状与石漠化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explores changes (1990–2000) in two environmental indexes with the aim of providing empirical evidence on regional and local convergence in an increasing-impact phenomenon such as Land Degradation (LD) in Italy. Convergence analysis for ESAI (Environmental Sensitive Area Index) and LVI (Land Vulnerability Index) was developed at five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cale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rritorial disparities in land vulnerability tend to increase during the investigated period following a defined spatial pattern that depends on land quality, the environmental context and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regional systems.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this process has on policy strategies aimed at mitigating desertification risk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